网约车公司禁烟标识张贴率仅为16.3%! 深圳连续10年发布《控烟成效报告》
十年控烟,深圳哪个地方最不理想?
4月11日,深圳市发布2023年控烟效果评估报告。 结果显示,网约车禁止吸烟标志张贴率仅为16.3%,严重滞后; 此外,酒吧、歌舞厅、网吧、游戏厅、餐饮场所等成为市民眼中控烟效果最不满意的三类场所。
报告全称是《深圳经济特区控烟条例》2023年实施效果评估报告(以下简称《2023年报告》)。 深圳市控烟联席会议办公室、市慢性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。 共秘密走访1508处。 ,对1,262名现场管理人员和4,303名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。
这也是深圳市连续10年评估控烟法规实施成效。
网约车排名“垫底”,出租车“遥遥领先”
《2023报告》显示,十年来深圳持续推动控烟法规有效实施。 各地张贴禁烟标志合格率由2014年的41.1%提高到96.6%,公众控烟法规知晓率显着提高。 遗憾的是,网约车上张贴禁止吸烟标志的比例较低,仅为16.3%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出租车的比率为92.7%。
对此,报告建议加强对网约车的行业监管,组织开展网约车司机控烟培训,统一张贴规范的禁烟标志。 还可组织开展无烟网约车选车等活动,提高驾驶员控烟意识。
深圳控烟“三大难点”:网吧、酒吧、交通站点
《2023报告》显示,深圳控烟仍存在“三大难点”——网吧/场馆、酒吧、歌舞厅。 调查发现,上述场所存在烟头、烟味或违规吸烟的比例分别为45.2%、35.7%和33.8%,明显高于各地16.6%的平均水平。
令人欣喜的是,当发现违规吸烟时,场馆管理人员往往会予以劝阻。 总体劝阻率为31.7%。 排名前三位的是教育机构(51.9%)、机场/车站/地铁站(48.9%)。 %)和休闲服务场所(48.3%),但公交车站和地铁出入口的劝阻率垫底,为个位数。
民众最不满意:酒吧、网吧、餐馆
《2023报告》显示,大多数受访公众认为场所吸烟明显减少或减少,达到68.0%,而只有6.8%认为场所吸烟有所增加。 公众对禁烟效果最不满意的三个场所是酒吧/舞厅(73.5%)、网吧/娱乐厅(67.4%)和餐馆(43.8%)。
报告对“当前吸烟者”的问卷调查显示,吸烟最多的前三位场所分别是吸烟场所(70.0%)、家庭(54.0%)和其他室外区域(48.9%)。
公众接触二手烟最多的三个地方是其他室外区域(57.5%)、吸烟点(55.7%)和楼梯走廊(35.1%)。
《2023报告》建议规范吸烟点设置,关注家庭吸烟问题。 针对控烟盲点,场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楼梯、走廊、卫生间的巡查,鼓励使用烟雾探测器等科技手段加强监控。
19%的人不知道吸烟影响性功能
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。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具体的危险。 《2023报告》显示,近19%的人不知道吸烟会导致性功能障碍,近14%的人不知道吸烟会导致中风,5%的人不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,超过10%的人不知道吸烟会导致性功能障碍。 % 的人不知道二手烟会导致成人心脏病。
好消息是,74.9%的当前烟草使用者正在减少或尝试戒烟,65.5%的当前电子烟使用者正在减少或尝试戒烟。
94.1%,公众对全面无烟法的支持率创10年来新高
《2023年报告》显示,无论是现场管理者还是公众,都高度认同“人人有享受无烟环境的权利”,达到93.9%。 尤其是近十年来,公众对无烟法的支持率持续上升,从2014年全面无烟法实施之初的81%上升到94.1%,创10年来新高。
基于此,报告建议继续推广新版控烟标识,提高公众对“戒烟”智能控烟小程序的认知,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,倡导和鼓励公民参与无烟场所的建设和维护。
市民可通过“请勿吸烟”小程序一键投诉
2014年3月1日,被誉为“史上最严格控烟条例”的《深圳经济特区控烟条例》正式实施。 此后,深圳市人大于2018年和2019年两次修订《条例》,将地铁入口、公交车站纳入禁烟范围,并将电子烟与传统烟草“一视同仁”。
十年来,深圳在控烟执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“车轮战”,创下了8个国内“第一”,首开向未成年人售烟3万元罚款、首开贫困户3万元罚款。网吧控烟。 首例非法吸烟者逃逸罚款500元、首例非法吸食电子烟罚款、首例电子烟实体店罚款、首次将电子烟添加到禁止吸烟标志中,首次试点安装控烟“电子眼”。
为方便市民投诉违法吸烟行为,2023年5月,深圳市控烟办开发了“戒烟”微信小程序。 市民扫码一键投诉,控烟志愿者在后台受理、接单、前往会场。 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并提供反馈。
(作者:深圳经济特区记者于海容罗丽琼通讯员沉伟新/摄)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